<
新辣文小说网 > > 盗墓:我,陈玉楼,一心修仙 > 盗墓:我,陈玉楼,一心修仙 第387节
    见他如此自信。

    鹧鸪哨又岂会不信?

    按下心中好奇,也没有过多追问。

    不过心中却是难掩感慨。

    倒斗四派寻找观山太保几百年。

    连他们的影子都没见到。

    没想到,陈玉楼对封家来历居所却是了如指掌。

    不愧是天下绿林的魁首。

    “看道兄神光内敛,凝而不散,怕是养气有成了。”

    因为一番交谈,陈玉楼原本那一点困意,这会更是烟消云散。

    见鹧鸪哨也没有离开的意思。

    两人干脆俯身靠在船舷上随意闲聊着。

    “就知道瞒不过陈兄。”

    鹧鸪哨点点头。

    对他一口道破,他并无半点意外。

    毕竟,在他推测中,陈玉楼至少也已经到了筑基巅峰,距离结丹大境也只有一窗之隔。

    “百日筑基,以道兄修行之快,他日也是水到渠成了。”

    陈玉楼笑了笑道。

    一行人里。

    破境最快的就是鹧鸪哨和袁洪。

    至于怒晴鸡罗浮,它是天生凤种,破境根本不能用常理去论,吞食大妖血肉、妖丹,世间阴煞之物,以及山中灵气,皆能修行。

    就是不知道。

    他和袁洪谁会更快一步筑基成功。

    “筑基……”

    看着身下大江潮水翻涌。

    两岸青山不断消失在余光中。

    鹧鸪哨低声喃喃着。

    言语中难掩期待之意。

    “对了,陈兄……”

    正好他这段时日在修行上碰到不少疑惑。

    当即趁着这个大好机会,一口气问了出来。

    对陈玉楼而言,如今观炼气境就如白纸,简单几句话就能让他醍醐灌顶。

    而鹧鸪哨,身为搬山魁首,二十年江湖经验见识惊人。

    说起往日经历。

    也让陈玉楼心醉神往。

    “铛——”

    天色将暗,两人谈兴却丝毫不减。

    直到一道钟声在船头响彻。

    才将两人心神拉回。

    远处大江一侧,无数星星点点的火光在夜色中飘动。

    坐落在水边山间的,赫然是座小城。

    “到建水城了。”

    船把头从船舱里钻出,手里拎着一只铜钟,不断的敲着。

    钟声在船内回荡。

    建水城?

    听到这个地名,陈玉楼眼神顿时一亮。

    建水,便是建在抚仙湖边的古城。

    历史上一度称之为临安。

    几百年来一直望水而落,城内多是彝族、傣族和白族,也有少数汉人行商定居于此。

    听到船把头催促声。

    众人纷纷从船舱里走出,站在甲板上,眺望着不远外的码头。

    “下船。”

    “入城!”

    第174章 深山大泽皆龙蛇

    过东门朝阳楼。

    穿行在青石板铺就的长街上。

    本以为和南涧古城差不多,就是座边境小城。

    但出乎一行人意料的是,建水城虽然确实不大,但一路高墙园林,纵三横四,雕梁画栋,飞檐斗拱,房舍格局井然有序,院落层出有致。

    分明是只有苏杭才能见到的古园林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南诏国时代的分佛寺古塔,双阁十七孔石拱桥,还有彝族特有的黄土宫殿。

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最令他们惊讶的。

    还是遍布城内的书院。

    走了半个钟头不到,就已经见到了四座年代久远的书院。

    临安府学、崇正、焕文、崇文。

    灯火摇曳间,朗朗读书声。

    要知道,这幅情形即便是在湘阴都难得一见。

    随意找了个当地人一问才知道。

    建水城崇儒读书的风气之盛,在整个滇南都是数一数二。

    早在几百年前。

    滇南科举中榜者中,临安府就占了一半左右,堪称滇南之冠,所以又有临半榜之称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临安府的读书人,科举入仕,进朝为官。

    退仕后又回到城内,要么大建书院,要么入院教书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如此。

    所以,几百上千年下来,建水城中无论汉人、彝族还是佤人,家家户户皆以读书为荣。

    即便如今乱世。

    读书之风依旧不减。

    一行人中大都是走南闯北的老江湖,何曾见过如此景象。

    山上许多人,大都还是小富即安的想法。

    稍微看得远的,也只是想着拿命博一身富贵,然后下山买几亩良田,娶个媳妇开枝散叶,却从未想过读书一事。

    一时间,不禁陷入沉思。

    饶是陈玉楼,也难得心生感慨。

    这一趟遮龙山之行。

    几乎横穿整个滇南境内。

    建水城绝对是他见过唯一有此远见的地方。

    只可惜。

    若是盛世,建水城绝对算是世外桃源。

    覆巢之下安有完卵?

    “先找个地方休息,弟兄们奔波了几天都累了。”

    随意指了指旁边一座酒楼,陈玉楼淡淡道。

    此行不远数百里。

    特地绕到抚仙湖。

    可不是为了欣赏此处风光。

    走了一天,休息充足养精蓄锐,以应对接下来湖上凶险才是正事。

    “是,掌柜的。”

    一行人下意识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不知道为什么,听着书院里传来的读书声,对他们而言有种莫名的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