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新辣文小说网 > > 盗墓:我,陈玉楼,一心修仙 > 盗墓:我,陈玉楼,一心修仙 第1037节
    陈玉楼则是将心中所想全盘相告。

    当年大明朝,观山太保毁发丘印、摸金符、驱搬山道人,杀卸岭力士,如今四派联手,共盗封家地仙村不过分吧?

    虽然心中已经有所预料。

    但真正从陈玉楼口中听到这话,白半拉还是忍不住心如擂鼓。

    四派同行。

    已经说的无比明白。

    就是前去倒斗。

    “时间尚早,白兄弟不必急着答复于我,回去好好想想,若是实在不愿……”

    见他陷入沉默,陈玉楼还以为是事发突然,拍了下他肩膀笑道。

    但一句话还未说完。

    就见到白半拉忽地抬起头,那双向来小心谨慎的眼里,竟是罕见的闪过一抹决然,重重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不,陈掌柜,白某想试试。”

    “既如此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”

    陈玉楼粲然一笑,最后一点担忧消失不见。

    地仙村作为鬼吹灯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凶境大墓,白半拉若是能够从中从容离开,对于他的经验将会是难以想象的提升。

    等有朝一日。

    再去关外。

    到时候,陈玉楼也许要他指路。

    这才是他今日的最终目的。

    既然宝相花出现,那迟早就要做上一场,斩古神而证道,可比什么斩大妖成仙有逼格太多了。

    “老九叔,今天何日了?”

    转身看了眼身后,陈玉楼随口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老九叔明显还没能从之前的情形中走出来,此刻也不敢迟疑,小心翼翼的回应道。

    “初九了,刚过立夏。”

    “那端午也不远了。”

    山中修行无日月。

    他今日方才出关,还真不清楚今朝何夕。

    点了点头,陈玉楼默默算了下,到端午确实没有多久。

    “时间略微紧迫,白兄弟压力不小啊。”

    “但有任何问题,千万不要如今日这般,就这么压在心里,直接找老九叔,或者山中任何一位兄弟就好。”

    白半拉讪讪一笑。

    这事确实怪他。

    早知道,当日登岛时就该说清楚,结果事后方才想起,再想去找他时,才发现陈掌柜一行人神龙见首不见尾。

    动辄数天十多天不见踪影。

    他也只能慢慢等着。

    “是,陈掌柜,我都记下了。”

    两人闲聊片刻,陈玉楼则是趁着几人没有注意,从洞天内取出陵谱和发丘印,交到他手里,叮嘱了几句,这才目送白半拉离去。

    他自问有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为基础。

    之前也通宵苦读数日,方才入门。

    以白半拉的水准,剩下时间能够上道就算不错。

    “老九叔,怎么,还没缓过神呢?”

    等白半拉身影消失在庭院中,陈玉楼这才笑着看向老九叔。

    “没……不,不敢。”

    老九叔连连摇头。

    他到如今,才忽然戏文里伴君如伴虎那句话的意思。

    往日见少掌柜温和随意,加上自己资历摆在那,他也就随便许多,方才那一眼,就如一盆冷水浇下,让他从头凉到脚。

    如坠冰窟。

    战战兢兢。

    他哪里还敢托大?

    “九叔客套了。”

    见状,陈玉楼也没解释,只是淡淡吩咐道。

    “对了,今日过来是麻烦九叔再跑一趟石君山,给李掌柜带句话。”

    “请少掌柜吩咐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老九叔紧皱着的眉头明显舒展了一线。

    “就说让他取一截蛟龙骨,替我打制一条铁棍,要五尺六寸,百十斤往上,要重,兼之凌厉!”

    陈玉楼一字一句。

    将要求说出。

    若是寻常人,百十斤的兵器,想要提起都难如登天,更别说用于防身厮杀。

    但白猿可不比寻常。

    化魈之后,力量更是呈数倍数十倍增长,百十斤可能都不够它用。

    不过龙骨掺杂秘金。

    至少密度上已经足够。

    到时候不行的话,再请李树国回炉重炼一番就好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要求。

    老九叔瞳孔顿时一凛,神色间满是不可置信。

    五尺六寸、百十斤重。

    这他娘霸王转世、鲁智深重生,怕是都难以挥舞得动吧。

    不过……

    既然少掌柜都说的如此清楚,他也不敢驳斥什么,只是点点头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“好,少掌柜,我这就下山坐船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也不必如此着急。”

    陈玉楼摇摇头,随手提了两把椅子,放在大殿门外,示意他坐下。

    老九叔愣了下,随后才顺势坐下。

    虽然已经立夏。

    但阳光远没有入伏之后那么炽烈,晒晒太阳还挺舒服。

    “赤山岛那边如何了?”

    这次闭关时间有些久了,他对外面情况几乎一无所知,正好趁着今天这个机会问问清楚。

    赤山岛。

    自然就是罗老歪。

    老九叔再明白不过,稍稍组织了下言语,便径直开口。

    “最近那小子风头盛的很,湖上大小水匪,被他围剿一空,河清海晏,湖上渔民都恨不得给他立生祠。”

    “他先前遣人送了两封信来,都是湖上之事,少掌柜您那时在闭关,我就斗胆替答复了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说?”

    听他一说,陈玉楼顿时记了起来。

    上次罗老歪来时,就提过一嘴,无非就是湖上水匪剿尽后如何管理。

    更简单一点说。

    就是如何借助洞庭湖捞钱。

    水运船舶、渔业摆渡,这几乎就是一座金山。

    不想着如何运转,才是真正的没脑子,不然罗老歪为何跟打了鸡血一样,拼了命的深处剿匪?

    “第一的话,与以往大同小异,就是无论过往船只、运货还是载人,打渔,只要入了洞庭湖,就得交一笔钱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第二种,则是成立一个机构,水运船舶按次收取,湖边渔民,打渔或者摆渡,则是按月收取一笔钱。”

    老九叔认真的说着。

    还不忘将具体数目也给带上。

    陈玉楼手指轻轻敲落,这两个路子,看似差不多,实际上相差极大。

    前者的话,与这些年没什么两样,就是从各家互抢,变成了一家独大明着抢。

    不用想,到时候必然又是怨声载道。

    至于第二种反倒可行。

    这年头能走水过江,北上南下的人,都不是普通人,也就是吃大户。